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百里金溪溢彩流金——浙江衢州市开化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见闻

2017-09-21

  □本报记者 席晶 柴红锋 郑盈盈

  开化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清澈秀美的马金溪是穿境而过的一道靓丽风景,更成为当地群众的生态富民新路。

  打破“片段化、点状化”的治理模式,马金溪的治理以整条河流为纽带,全方位融合城乡基础设施、百姓需求、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坚持“水、滩、路、堤、景”综合治理,打造出溢彩流金的“百里黄金水岸带”。  

  姚家源村:源头生态好风光

  顺着清澈的溪流,走进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姚家源村。这里是马金溪的源头区,溪水流经村头的石质堰坝,跳跃跌宕,泛起浪花朵朵,平添一份活力与清凉。一位身着绛红色服装的村妇带着小女孩在河边捣洗衣物,让安静流淌的溪流多了一份小桥流水人家的亲切。

  顺着一米见宽的木质小桥向对岸望去,连绵的青山脚下,二层小竹楼上挂着醒目的横幅:“开化县妇联娘子军护河队成立仪式”。村书记姚文军告诉记者,眼下村村都建有娘子军护河队,带头参与引导妇女和家庭开展垃圾分类、清洁家园等志愿活动,劝导群众配合环境整治,支持卫生保洁,改善村容村貌。全民治水在这里有着浓厚的氛围和深厚的基础。

  跟随姚文军,记者跨进岸边的一个石质门楼,楣梁上刻着雅致的名字:聆泉苑。小桥、流水、绿树、连廊,水中肥硕的鱼儿游过,白鹅和鸭子蜷着脖子在阳光下休憩。这个慵懒清静的所在是去年新建的一处民宿,老板娘说:“预订房间要提前十天。”

  生意火爆是治水带来的直观成效。姚文军打开手机,向我们展示治理前的图片:脏乱的淤泥遍布池塘,黑绿的水体占据着小面积的空间,臭味仿佛能透过屏幕飘散开来。

  治水清淤带来了村美民富的可喜变化。

  姚家村:舌尖青蛳见证好水质

  顺流而下,来到一座中式仿古飞檐四角亭边,这里便是马金溪的姚家村段。

  灿亮的阳光下,粼粼水光映衬着两岸的树木与房屋,溪边葳蕤的花木努力向水生长,一条碎石铺就的小路在石块与花草的拥伴下伸向远方。站在这里凝望,很容易感受早晚散步的居民,拥有一份何等清爽、欢愉的时光。

  就在这当口,陪同的人员纷纷凑到水边石块上仔细翻找。原来,《舌尖上的中国2》里味道鲜美的开化青蛳就生长在马金溪里,青蛳的生长对水质和周围环境要求极高,好地方才能出产好食材,好食材才能孕育好味道。

  记者不禁问道,这水有多好?是几类水?开化县水利局副局长梁彬无不自豪地告诉记者,不仅在马金溪,开化全县范围内今年将剿灭Ⅲ类水,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开化县全县河道里流淌的水,都在Ⅱ类标准以上。

  对很多缺水的城市而言,经过处理可以饮用的Ⅲ类水已经是难得的宝贵资源。在今年浙江提出全省剿灭劣Ⅴ类水的大背景下,开化县自我加压,集中发力,率先提出剿灭Ⅲ类水,这是河源地区的一份底气与决心,更是一份承诺与担当。

  走上栽满花草的石桥,马金溪在生态河堤的勾勒下缎带般闪耀飘逸。两岸的山坡上,黄灿灿的油菜花盛开出丰收的喜悦。

  下淤村:治水实现旅游富民双丰收

  观光脚踏车载着游客从绿道的缓坡俯冲下来,洒下笑声一片;来自长沙的江女士和三五好友沿着溪边林荫路缓步慢行,边走边拍;游人乘着小船在一蜿碧水间缓缓飘荡,流连忘返;坐落溪边的传统文化体验馆里,品茶、品香、插花、抚琴、书法,琴音悠扬,茶香袅袅,好不惬意……

  这里是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的音坑乡下淤村,村子的荣誉和灵气都离不开水。

  对于治水带来的改变,下淤村书记叶志廷深有感触:“以前生活垃圾随便乱倒,如今通过治水造景搞旅游,村民已经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了,大伙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叶志廷还有一句名言:“百亩水道胜过千亩良田。”

  这话怎么讲?叶志廷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13年以前,村子里以种植粮食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一二十万,2016年财产性和经营性资产达到125万元,这都是治水的效益。水治好了,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收取资源租金,再将所得用于公共事业和配套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转向美丽乡村发展,外出打工的青年也纷纷返乡来经营旅游产业。

  浙江原省委书记夏宝龙去年10月赴开化调研时,看到下淤村因水而富后也不由称赞:“干得很好!”。

  目前,开化县百里黄金水岸线上共发展农家乐310余家,创业休闲农业点20余处,小乡村建成大景区、老砖厂筑成新民宿,破猪栏改成咖啡屋,治水催生美丽经济。2016年1—10月接待游客340万,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

  治水成景,以水富民。开化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以生态的灵气吸引人气,以人气积聚商气,以商气催生财气,实现生态效应、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共赢。2016年,开化县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2万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了诠释和印证。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9月21日

席晶 柴红锋 郑盈盈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西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验收
福建省南平市采用PPP、EPC模式打造水美城市
江苏淮安倾力打造黄河故道安全景观生态走廊
朝阳新村的空气有点甜
“臭水港”的化蝶之路——武汉东湖港水生态与环境综合整治见闻
江西浮梁县:“水”字招牌引客来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即将启动
政协委员马志伟:建立保护和收益对等的三江源生态补偿制度





最新更新

甘肃临洮县: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江西省青原区投资3880万元建设小农水
山西省水科院天地一体化水利大数据仿真平台亮相2017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让山野里的明珠永葆润泽
回望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系列报道之二·决策篇 牛栏江补水滇池:跨越关山的生态情怀
水利部对河曲引黄灌溉工程进行质量考核
山东胶州市打响“两节”安全供水保卫战
石羊河流域调水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蔡旗断面过水量已达3.1亿立方米
甘肃省水利厅召开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会
山东东营河务局多方联动实施“三个不发生”初显成效
松辽委稳步推进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
宁夏红寺堡扬水工程泵站更新改造加档提速
水利部党组印发《关于深化水利廉政风险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
江苏盱眙县“四位一体”全面深化洪泽湖网格化管理
水利部党组印发《关于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管理的指导意见》
海南省长、总河长沈晓明开展巡河时强调进一步落实河长制
重庆璧山区:水库配备专职保安 保护碧水惠及八方
湖南郴州市 “三个痕迹法”闭合可追溯 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湖北首个精准扶贫农饮PPP项目探索之路
“快马加鞭”保进度——江苏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纪实

 
图片报道

北京大图.jpg
济南大图.jpg
首页大图.jpg
湖北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